有一種生活叫延吉|“愛上延吉,羨慕這里的生活!”
延吉新聞網9月23日訊(記者 翟宇佳)近日,一名來自廣西桂林的游客通過社交平臺分享了他在延吉的旅行體驗。他用鏡頭與文字記錄下的風土人情與舌尖美味,生動詮釋了“有一種生活叫延吉”的獨特魅力,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共鳴。他感嘆,來到延吉之后,愛上了延吉這座城市,也十分羨慕這里的生活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精彩分享吧。
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廣西桂林人,在去年的時候了解到在吉林省的延吉市有著朝鮮族,這引起了我很大的好奇心。因為我一直都是對少數民族文化非常感興趣的,所以就一直都計劃著要去一趟延吉,看看那里的文化有啥不一樣。
在前段時間,我終于找到時間,去了一趟吉林延吉。正是這一趟延吉之旅,讓我終于能夠體會到我國各地、各民族的文化差異實在太大了。不過這一趟延吉之旅之后,也讓我非常羨慕當地人的生活。下面我就講講我這一趟延吉之旅的一些真實感受。
我去延吉的時候是八月底,但是這里的風就已經是帶點涼颼颼的感覺了,這跟我們桂林那種悶熱濕潤完全不一樣。一到延吉,就覺得這里的空氣特別清新,感覺像是過濾過一樣,這也讓我開始期待這一趟延吉之旅。
在延吉的幾天,我也去了不少地方,那就先說民俗園。說實話,我從小到大都沒見過這么多而且這么整齊的朝鮮族建筑,如今卻在延吉看到了。這些朝鮮族建筑都非常有特色,白墻黑瓦、木格窗欞,很多家庭都擺著醬缸,這一切對我來說都非常新奇。
在這里我也看到有本地人還有游客穿著朝鮮族的裙子在拍照,這些服裝都非常鮮艷,繡花也非常精致,要不是我知道中國也有朝鮮族,不然我真以為我在朝鮮或者韓國呢。
除了民俗園之外,我還去了水上市場,這里的早市更是讓我大開眼界。一大早五點多,這里已經是人聲鼎沸了,賣什么的都有,很多東西是我這個廣西人連見都沒見過。有的大爺直接拿著木槌掄著砸米糕,有的阿姨在用朝鮮語招呼客人……
水上市場的美食很多,讓我眼花繚亂,有米腸、江米雞、泡菜肥牛卷、海鮮餅、參雞湯等等,每一樣都很有特色,看得人直流口水。我買了一碗醬湯飯,沒想到吃起來很驚艷,湯濃料足,酸爽開胃,讓人回味無窮。
不過在這么多的延吉美食當中,最讓我驚艷的是延吉冷面。我這個桂林人吃慣了桂林米粉的鮮香,第一次吃到延吉冷面就覺得很“霸道”。蕎麥面我是第一次吃,沒想到這么筋道透亮,而且湯底特別冰涼爽口,再搭配上牛肉、黃瓜絲、白梨片,最后再來上一勺辣醬,吃起來真的口感太豐富了,酸甜辣涼同時在嘴里炸開。
來了延吉后發現,延吉居然有一家叫“全州拌飯”的30年老店,這引起了我好奇心,因為在我們桂林也有一個“全州”,是桂林的一個縣。所以我就到了這家店吃了頓讓我現在都印象深刻的美食。我吃了個烤豬肉拌飯,還有煎鲅魚、鐵板魷魚和延邊米腸。每一種美食非常好吃,不愧是開了30年的老店。
延吉除了水上市場之外,西市場也值得一逛。西市場有很多延吉特色的山貨,比如木耳、榛蘑、香菇、牛肉干、紅參、西洋參等等。反正在西市場基本啥都可以買到,逛半天都逛不完,逛得人腿都軟了。我最后買了有延吉特色的伴手禮,還有本地產的酒,也當作是來旅游的一個紀念。
說完延吉的特色建筑、美食這些,剩下的延吉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延吉人說話了。我覺得延吉人說話很有意思,有很多人都是漢朝雙語來回切換的。比如我在公交車上看到有一阿姨打電話,剛開始還說著我聽不懂的朝鮮語,說著說著就飆起了東北話。
通過延吉旅游的所見所聞所感,我確實愛上了延吉這座城市,也十分羨慕這里的生活。不過我是在夏天去的,沒有看到冬季的延吉,我想延吉的冬天肯定很美吧。希望以后有機會再來延吉看雪,感受不一樣的延吉,也歡迎大家到我們桂林游玩。
復審:李軍廣
終審:王春榮
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廣西桂林人,在去年的時候了解到在吉林省的延吉市有著朝鮮族,這引起了我很大的好奇心。因為我一直都是對少數民族文化非常感興趣的,所以就一直都計劃著要去一趟延吉,看看那里的文化有啥不一樣。

在前段時間,我終于找到時間,去了一趟吉林延吉。正是這一趟延吉之旅,讓我終于能夠體會到我國各地、各民族的文化差異實在太大了。不過這一趟延吉之旅之后,也讓我非常羨慕當地人的生活。下面我就講講我這一趟延吉之旅的一些真實感受。

我去延吉的時候是八月底,但是這里的風就已經是帶點涼颼颼的感覺了,這跟我們桂林那種悶熱濕潤完全不一樣。一到延吉,就覺得這里的空氣特別清新,感覺像是過濾過一樣,這也讓我開始期待這一趟延吉之旅。

在延吉的幾天,我也去了不少地方,那就先說民俗園。說實話,我從小到大都沒見過這么多而且這么整齊的朝鮮族建筑,如今卻在延吉看到了。這些朝鮮族建筑都非常有特色,白墻黑瓦、木格窗欞,很多家庭都擺著醬缸,這一切對我來說都非常新奇。

在這里我也看到有本地人還有游客穿著朝鮮族的裙子在拍照,這些服裝都非常鮮艷,繡花也非常精致,要不是我知道中國也有朝鮮族,不然我真以為我在朝鮮或者韓國呢。

除了民俗園之外,我還去了水上市場,這里的早市更是讓我大開眼界。一大早五點多,這里已經是人聲鼎沸了,賣什么的都有,很多東西是我這個廣西人連見都沒見過。有的大爺直接拿著木槌掄著砸米糕,有的阿姨在用朝鮮語招呼客人……

水上市場的美食很多,讓我眼花繚亂,有米腸、江米雞、泡菜肥牛卷、海鮮餅、參雞湯等等,每一樣都很有特色,看得人直流口水。我買了一碗醬湯飯,沒想到吃起來很驚艷,湯濃料足,酸爽開胃,讓人回味無窮。

不過在這么多的延吉美食當中,最讓我驚艷的是延吉冷面。我這個桂林人吃慣了桂林米粉的鮮香,第一次吃到延吉冷面就覺得很“霸道”。蕎麥面我是第一次吃,沒想到這么筋道透亮,而且湯底特別冰涼爽口,再搭配上牛肉、黃瓜絲、白梨片,最后再來上一勺辣醬,吃起來真的口感太豐富了,酸甜辣涼同時在嘴里炸開。

來了延吉后發現,延吉居然有一家叫“全州拌飯”的30年老店,這引起了我好奇心,因為在我們桂林也有一個“全州”,是桂林的一個縣。所以我就到了這家店吃了頓讓我現在都印象深刻的美食。我吃了個烤豬肉拌飯,還有煎鲅魚、鐵板魷魚和延邊米腸。每一種美食非常好吃,不愧是開了30年的老店。

延吉除了水上市場之外,西市場也值得一逛。西市場有很多延吉特色的山貨,比如木耳、榛蘑、香菇、牛肉干、紅參、西洋參等等。反正在西市場基本啥都可以買到,逛半天都逛不完,逛得人腿都軟了。我最后買了有延吉特色的伴手禮,還有本地產的酒,也當作是來旅游的一個紀念。

說完延吉的特色建筑、美食這些,剩下的延吉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延吉人說話了。我覺得延吉人說話很有意思,有很多人都是漢朝雙語來回切換的。比如我在公交車上看到有一阿姨打電話,剛開始還說著我聽不懂的朝鮮語,說著說著就飆起了東北話。

通過延吉旅游的所見所聞所感,我確實愛上了延吉這座城市,也十分羨慕這里的生活。不過我是在夏天去的,沒有看到冬季的延吉,我想延吉的冬天肯定很美吧。希望以后有機會再來延吉看雪,感受不一樣的延吉,也歡迎大家到我們桂林游玩。
(整理自網友 聰慧柑桔MIshw)
初審:翟宇佳復審:李軍廣
終審:王春榮
微信 掃一掃 關注
《延吉新聞網》公眾號
《延吉新聞網》公眾號
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。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延吉新聞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,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、共享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,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